古代砥廉诗选析之六

作者: 时间:2021-10-12 点击数:

宋·包拯《书端州郡斋壁

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

秀干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。

仓充鼠雀喜,草尽狐兔愁。

史册有遗训,毋贻来者羞。

 

包拯,字希仁,庐州合肥人。进士出身,曾任龙图阁学士、开封府尹,官至枢密副使。包拯铁面无私,刚正不阿。敢于惩恶肃贪,善于理讼断案,被老百姓誉为清官,尊为包公

首联明确指出:清心寡欲是廉洁从政的根本举措,正道直行是安身立命的长效计谋。能否廉政,有内因,有外因,内因起决定作用;保持廉洁,要治本,要治标,治本乃关键之策。头脑指挥手脚,思想支配行动,一个人当官,要想始终做到廉政,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心灵的清洁、清白、清净。如果物欲太盛,就难免身陷泥潭,失足犯错。走歪门邪道,或许可得志于一时一事,但决不会得逞于一生一世;从长远看,从整体看,公道正派、光明正大,才是最终有利于自己的正确选择。首联两句可谓千古不易之论。

颔联仍正面立论。高大挺拔的树干终能成为栋梁,千锤百炼的好钢不会弯曲作钩,意思是德才兼备、品学兼优者,定然受到重用,担当重任。

颈联从反面立论。鼠雀、狐兔喻指贪官污吏。且不要因眼前攫取的贪墨之物、不义之财而窃喜,总有一天冬至草尽,你们原形毕露,再无藏身之地。这是对贪官污吏的严正警告、当头棒喝,使他们有所收敛,也可以使那些意欲染指者把手缩回去。

尾联接着颈联说,因为贪赃枉法而被惩治的教训,史不绝书,昭昭在目,务必认真吸取,引以为戒;如果置若罔闻,重蹈覆辙,将遭后人唾骂而蒙受耻辱,我们千万不要这么做。

这首诗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为官应该清廉、不该贪墨的道理,反映了包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;他把这首诗题写在州府的墙壁上,则是自警自律的表现。这正是包拯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(摘录自《倡廉诗文鉴赏》,刘华民著,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2年11月出版

CopyRight ©  2013-2023 常熟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        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