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沐清风,廉洁驻心间
——关于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探讨
“廉洁”一词最早出现战国时期屈原的《楚辞》中:“朕幼清以廉洁兮,身服义尔未沫”。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给《楚辞》注释,也给出了“廉洁”的定义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”。人们往往将廉洁二字与政府官员联系起来,古往今来,历史上有过很多两袖清风、为民办事的好官和好人,如包拯、海瑞、周恩来等,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,被人们经久传颂。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,也展现出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坚定决心和决胜反腐败斗争的大无畏气概。无论社会如何发展,廉洁都是时代永久的呼唤。我认为,清正廉洁不只是在官员身上,更是指人们品行正派、清正无私、克己奉公,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品德,而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,培养大学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质,对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洁文化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校园是一方净土,但偶尔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,出现一些违背校园廉洁文化的现象,如:大学生干部贿选、考试作弊、论文作假、攀比心理等。导致上述现象的可能有以下原因:一、主观心理因素。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,自我意识发展很快,具有强烈的自尊心,内心期望获得认可或者关注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,容易产生虚荣和投机心理。二、家庭教育因素。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,从苦海里熬过来的家长不愿孩子重蹈覆辙,对孩子较为纵容,未能向孩子灌输成绩需要靠奋斗努力的正确理念,导致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、走向歧路。三、社会环境因素。社会贫富差距日益严重,因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,有些家庭的学生穿名牌,花钱大手大脚,也有家庭的孩子却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。经济上的不平等使得学生或多或少产生精神上的落差。与此同时,当代网络发达,媒体不实报道、名人不良行为、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慢慢侵蚀圣洁校园,对学生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造成负面影响。
针对上述现象和存在的问题,我将从学校、老师、学生三个主体角度尝试提出加强校园廉洁文化的方法和建议。
坚持学校统一领导,加强组织协调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构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机制。也正是在此扎实的工作基础上,此次疫情大考,我校交出了满意答卷,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,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,校领导及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各级单位召开专题会议,谋划落实好疫情防控及新学期工作推进,精准掌握了每一位师生员工情况,要求全体干部主动履职,要求对于一旦在疫情防控中发现不担当、不作为、慢作为、假作为等问题,坚决纠正,造成不良后果的,严肃问责等等,有效的保障了我校疫情防控、校园安全,抗疫成果显著。
与此同时,学校层面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,分类分层次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廉洁教育,例如,针对领导干部开展“廉政勤政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,针对教职工开展“廉洁从教、服务学生”主题宣传教育,针对党员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,针对学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,增加廉洁文化专题教育内容,打造廉洁文化专题的宣传栏、电子屏、板报、文化长廊等等,采取多元化教育载体,让廉洁清风扑满校园。此外,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还需要学校加强相关制度的保障,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相关制度、履职问责制度建设等等。
对于教师来说,他们是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,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天然的熏染性。孔子云:“其身正,毋令则行,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一名品德高尚美好的教师,长期坚持清廉自守、廉洁自律所形成的高大形象,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。教师廉洁从教,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反腐倡廉的自觉性,督促教师做好廉洁榜样,用廉洁的标准进行自我约束,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为,注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,身体力行的去影响、熏陶学生。同时,可以组织学校骨干教师,开讲“廉洁文化大讲堂”,以忠孝、仁义、诚信、明礼、廉洁为宗旨,以讲述廉政廉洁开模故事为切入点,通过公开课、直播等多种形式,讲好廉洁故事,弘扬校园廉洁文化。
对于学生来说,更要让清正廉洁的品质在我们心中扎根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,将廉洁观念深入人格中时,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家人、同学、班级、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。作为学生,学习是本分,我们还要加强学习、不断充实自我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进入大学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小社会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。也许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,但是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。当“小社会”中出现了腐败行为,如学生干部为入选不择手段贿赂同学时,受过廉洁教育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,听从我们心中的那杆秤并做好自己。
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,在当今社会,无论是哪一个领域,都需要廉洁文化来支撑其越走越远。作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者,我们更应该积极倡导、共同营造奉公守法、勤俭节约、诚实守信、自省善改、正直知耻、自律自强的好氛围、好风气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,使校园廉洁文化的春风吹满整个校园。
学院:外国语学院
作者:程怡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