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张继《题严陵钓台》
旧隐人如在,清风亦似秋。
客星沉夜壑,钓石俯春流。
鸟向乔枝聚,鱼依浅濑游。
古来芳饵下,谁是不吞钩?
严陵钓台是东汉严光垂钓隐居的地方。严光,字子陵,浙江余姚(今宁波慈溪)人。年轻时就以才气而得高名,与刘秀曾是同学。后刘秀建立东汉王朝,多次邀聘,严光来到洛阳,他平交帝王,与刘秀促膝叙旧,同床而眠;又蔑视权臣,对趋炎附势者给予严正警告;并浮云福贵,拒不接受“谏议大夫”的职务;刘秀再三聘请,他不辞而别,悄然离去;此后,隐居在富春江一带,终老于林泉间。严光的高风亮节深得历代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的敬仰。张继的这首诗就是赞颂严光的。
诗的首联总起。严光归隐之处,凉风习习,令人神清气爽,仿佛先生犹在。“似秋”即非秋(下文“俯春流”的“春”字,点明季节),只为突出风的清凉。因为“人如在”,所以“风似秋”,这是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。
中间两联写景。严陵钓台依山傍水。山较高,夜晚,天边星垂,仿佛沉入峰谷;水不宽,白昼,站立钓台,可以俯视江面。三、四两句借景物暗喻,严光虽已如星辰坠落,但陈迹遗风山高水长,代代相传。第五句写古木参天,鸟集乔枝,第六句写江流湍急,鱼游浅底,这两句一仰望,一俯瞰,又借喻人各有志,不能强勉,而贵在择善而处。东汉初建,百废待兴,追名逐利者乘机奔竞,狗苟蝇营,而严光不慕富贵荣华,选择了垂钓隐居,洁身自好。
诗的尾联议论。在前面叙写、铺垫的基础上,作者自然引发感慨:从古至今,在高官厚禄的“芳饵”诱惑之下,谁能像严光那样坚守自己的节操呢?句是设问,意更明确:吞食芳饵上钩者众矣,严光是难能可贵的。
自古以来,出仕者有廉洁清白的,退隐者也有沽名钓誉的,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在朝在野、出仕退隐为衡量标准。严光耻于攀龙附凤而飞黄腾达,面对诱惑不为所动,视气节操守远高于功名利禄,这是值得后世今人学习效仿的。
张继是古代较早以诗歌赞颂严光的士大夫。他曾作一首感怀诗,自称“调与时人背,心将静者论。终年帝城里,不识五侯门”,他也是不肯逢迎权贵而注重气节的知识分子。因此,他能写出《题严陵钓台》这样的佳作。
宋代范仲淹任睦州知府时,在富春江边建子陵祠,并撰写《严先生祠堂记》。盛赞严光“使贪夫廉,懦夫立,是大有功于名教也”,并说: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”
张继、范仲淹都是出仕为官者,也都很好地传承、弘扬了严光之清风。问题不在是否当官,在于如何当官,当一个什么样的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