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徐夤《逐臭苍蝇》
逐臭苍蝇岂有为,清蝉吟露最高奇。
多藏苟得何名富,饱食嗟来未胜饥。
穷寂不妨延寿考,贪狂总待算毫厘。
首阳山翠千年在,好奠冰壶吊伯夷。
徐夤,字昭梦,唐末诗人,曾举进士,授秘书省正字。首联作者用借喻手法,把奔名逐利、趋炎附势之徒比成逐臭的苍蝇,他们是不可能对国家、民众有所贡献的;而耿介廉洁之士,则像饮露鸣唱的寒蝉,向社会传播着高风亮节、奇志正气。诗的开头通过鲜明的对比,彰显了作者好恶爱憎的态度,定下了反腐倡廉的基调。
颔联照应了第一句,说不能追逐不义之财和嗟来之食,不能那样狗苟蝇营。
颈联又作对比。贫穷寂寞的日子或许可以延年益寿。寿考,高寿,长寿。而贪得无厌,贪赃枉法,则总有一天会受到清算,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。《论语·里仁》载,孔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”发财和升官,是人所向往的,但如果不用正当方式获得它,君子是不接受的;贫穷和卑微,是人所厌恶的,但如果不用正当方式摆脱它,君子是不回避的。也就是说,君子是取舍有道的,不义而富且贵,视若浮云;虽不免于贫和贱,亦当泰然处之,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再看尾联。伯夷、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,其父去世,兄弟二人互相让位,皆奔周。武王兴兵伐纣,两人叩马劝阻,商亡,耻食周粟,饿死在首阳山。后世以伯夷、叔齐为具有高尚品格节操的贤人。“冰壶”语出唐王昌龄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诗句,比喻冰清玉洁的道德情操。尾联表达了对伯夷叔齐的赞颂和景仰,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志向。徐夤在唐朝灭亡之后,隐居家乡,不肯出山为官,是学习伯夷叔齐的做法,其以试言志是付诸实践的。在结构上,尾联遥接开头第二句“清蝉吟露最高奇”,是为首尾照应。
伯夷及徐夤的行为,我们应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,不可一概而论。本诗推崇清廉的价值取向应该肯定:“多藏苟得何名富,饱食嗟来未胜饥”的权衡考量颇具启示:对“逐臭苍蝇”的鞭挞,特别是“贪狂总待算毫厘”的告诫,更是警世良言。 (摘自《倡廉诗文鉴赏》,刘华民著,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2年11月出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