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砥廉诗选析之十

作者: 时间:2022-05-06 点击数:

·李纲《病牛》

耕犁千亩实千箱,力尽筋皮谁复伤?

但愿众生皆得饱,不辞羸病卧残阳。

 

李纲(1083─1140),字伯纪,福建邵武人。政和二年(1112)进士。靖康元年(1126)授兵部侍郎、尚书右丞。金兵围攻汴京,李纲积极守备,亲自督战;金兵撤退后,钦宗听信谗言,李纲以“专主战议”被谪。高宗赵构即位,授李纲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由于反对媾和,力主抗金,为相仅七十天便“谪居武昌”。本诗是李纲罢相后所作,咏“病牛”自喻。

首句写妞儿辛劳和功绩。实,装满。箱,通“厢”,仓廪。年复一年,辛勤耕耘,换来了丰收硕果,粮食满仓。次句写牛的处境。因“耕犁千亩”而“力尽筋疲”,这时候却没有人同情与怜惜。伤,悲伤,哀惜;问的是“谁复伤”,言外之意是无人怜悯。

三四两句用拟人手法,以牛的口气作答。众生,广大群众,黎民百姓。羸,瘦弱。老弱病残,卧倒在夕阳西下气息奄奄之际,足见牛的境遇、结局。但是,它以“众生皆得饱”为愿景,自己含辛茹苦、力尽筋疲、病卧残阳也在所不辞。

本诗两层对比。牛的辛劳、功绩与其悲惨结局形成对比;而牛的遭遇、处境又与其崇高品德形成对比。在两个层次的鲜明对比中,凸显了作者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襟怀。李纲后来又历任湖广宣扶使、江西安抚使、荆湖南路安抚使等职,但其抗金主张和对策终不为朝廷所用。最高统治集团屈膝议和、苟且偷安的现实,使他忧愤交并、身心俱悴,他的忧国忧民精神至死不变。这首咏物言志之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平,而整体格调还是昂扬、慷慨的。

利为民所谋,情为民所系,心忧群众的温饱安康,不计自己的进退得失,这更应该是今天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。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思想境界,那么,清正廉洁也就不难做到了。廉政与勤政是密切相关的,我们反腐倡廉,说到底,是要党员干部忠于职守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

 

CopyRight ©  2013-2023 常熟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        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