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砥廉诗选析之十二

作者: 时间:2022-06-27 点击数:

明·况钟《饯别》(其四)

父老牵衣话别间,空烦扶杖出重关。

相逢知是何年事?珍重无望稼穑艰。

 

况钟(1383─1442),字伯律,号龙冈,又号如愚,江西靖安人。曾三任苏州知府,是明代饮誉江南的清官廉吏。《明史》称其“刚正廉洁,孜孜爱民,前后守苏者莫能及”;李贽《况钟传》赞其“廉洁之操,一尘不滓”。

明朝初期实行“三途并用”的人事制度,进士、监生、吏员三者均可入仕。况钟就是吏员出身。他二十三岁起,在家乡靖安当了九年书吏,在吏部考绩中脱颖而出,永乐十三年(1415)起任礼部仪制司主事,又九年,被破格提升为郎中。明宣宗宣德五年(1430)六月,被皇帝朱瞻基钦命为苏州知府。

况钟上任后,整顿吏治,诛杀六名不法胥吏,撤销一批贪庸官吏职务;两年内三次上疏朝廷,为民请命,大幅减免官田重赋,废止各种苛捐杂税;和江南巡抚周忱一起创建“济农仓”,储粮备荒;兴修太湖农田水利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;借助绅士耆老之力,完善社会组织;还修建学校,培养人才;清理军籍,招抚流民;导德齐礼,移风易俗......况钟殚精竭虑采取、实行的一系列措施,造福乡里,赢得百姓拥戴。当年,苏州街巷流传过这样的童谣:“况太守,民父母。众怀思,因去后。愿复来,养田叟。”又有:“况青天,朝命宣;愿早归,在新年。”况钟为继母守孝辞职还乡,因苏州民众的上书请求,被“夺情”复任;况钟进京述职,苏州民众又担心他提升调任,可见其深得民心。

明英宗正统四年(1439),况钟任苏州知府已经九年,按照明朝的官吏制度,必须进京接受考核,听从调遣了。临行之日,“七邑耆民钱送者数百里弗绝”,况钟也十分感动,当场口占四首绝句,一方面表达对苏州百姓的感激之情:“惭愧士民相饯送,马前酾(shai)酒蜜如泉”,另一方面也抒发了为官公正清廉的自信和欣慰之情。本诗是口占《饯别》四绝句的第四首。父老乡亲扶杖携手,出城远送,牵衣话别,情深义重;况钟与乡亲士民依依惜别,恋恋不舍,来日重逢不知何时?务必珍视、切毋忘记这份情义,鞭策自己继续为民谋利,造福一方。本诗末句最是精辟,为官者只有牢记、体恤百姓生产生活的艰难,才能勤政爱民,廉洁奉公。

CopyRight ©  2013-2023 常熟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        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