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(其二)》
力微任重久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?
谪居正是君恩厚,养拙刚于戍卒宜。
戏与山妻谈故事,试吟断送老头皮。
林则徐(1785‒1850),字元抚,一字少穆,晚号竢村老人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出身知识分子家庭,祖、父均为私塾教师。嘉庆十六年(1811)进士,从监察御史、道员、按察使、布政使升至巡抚、总督,曾在浙、苏、鄂、豫、鲁、陕、甘等地任职,对钱币、漕运、矿务、水利等提出过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,注重实干,颇多政绩。
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,鸦片问题成了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,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,也侵蚀了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的整个肌体。清道光十九年(1839),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,节制广东水师,赴广东查禁鸦片。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,就开始捉拿烟贩,查封烟馆;任湖广总督时,又在自己治下的两湖地区厉行禁烟;到广州后,立即责令外国鸦片贩子缴烟,在很短时间内收缴了两万多箱鸦片,集中销毁于虎门;同时,他领导当地军民,在广东海面七次击退了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。1840年6月,英国全权公使懿律率侵华远征军开抵澳门海口,7月攻陷浙江定海,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,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。面对侵略者的炮火威胁、武力恫吓,腐朽怯懦的清王朝妥协退让、屈膝求和,并降罪于林则徐,将林的禁烟抗英说成是“办理不善”“误国病民”,革除了他的职务,充军到新疆伊犁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八月十一日,林则徐在西安告别前来送行的家人时,作诗二首,本诗是第二首。口占,作诗术语,即不起草稿,对口吟诵而成。
首联两句意义是:我能力低微而担负重任,长期精疲力乏,如今年老体弱很难再支撑下去了。衰庸,身体衰老,才能平庸。这是自谦之辞。颔联转折:但是,只要有利于国家,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,怎么能因为有灾祸就逃避,因为有福禄就迎受呢?林则徐因禁烟抗英而遭革职谴戍,是因功而获罪,但他却全然不顾个人得失安危,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、多么宽广的胸怀!颈联说,被遣戍远方正体现皇恩浩荡,想要退隐不仕,还是当一名守边士兵更适宜。这是封建时代臣下获“罪”无可奈何的表态。养拙,退隐闲居的意思。
尾联中的“山妻”,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。断送老头皮,典出苏轼《志林》:“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,召对,问:‘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?’对曰:‘臣妻有一首云:更休落魄耽杯酒,且莫猖狂爱咏诗。今日捉将官里去,这回断送老头皮。’上大笑,放还山。”尾联两句意为:我同妻子笑谈宋真宗召见杨朴的故事,说你也不妨吟诵一下“这回断送老头皮”那首诗。林则徐身处逆境而保持旷达幽默,不失大家风范。
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高举反帝斗争旗帜的第一人。本诗的主题就是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品质,林则徐才能够成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,才能够成为封建社会末期革新图强、清廉正直的封疆大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