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砥廉词选析之一

作者: 时间:2023-12-11 点击数:

(宋)柳永《双声子•晚天萧索》

晚天萧索,断篷踪迹,乘兴兰棹东游。三吴风景,姑苏台榭,牢落暮霭初收。夫差旧国,香径没、徒有荒丘。繁华处,悄无睹,惟闻麋鹿呦呦。

想当年,空运筹决战,图王取霸无休。江山如画,云涛烟浪,翻输范蠡扁舟。验前经旧史,嗟漫载、当日风流。斜阳暮草,茫茫尽成,万古遗愁。


柳永,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(987),于宋仁宗皇祐五年(1053)前后去世。初名三变,字景庄,改名永,字耆卿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人)。词集名《乐章集》,《全宋词》录存两百十三首。

柳永是北宋第一位“专业词人”,以词成名,也因词受累。青壮年时期,他热衷于为“流行音乐”撰写新词,常出入于秦楼楚馆,同歌伎舞女作伴。这段经历,为统治阶层所不满,以至屡试不第,年近五十中举后,又久困幕职和州县岗位。正史没有柳永的传记,但当时,“凡有井水饮处,即能歌柳词”,柳永是活在民间的。

柳永大量创制长调慢词,善于铺叙、白描,精通音律,对宋词发展在艺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同时,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,柳永也有所开拓,比如他的都市繁华和羁旅行役两类词作。这首《双声子》则是此前词中少见的咏史词。

词的上片主要写景。先交代行踪。柳永曾以汴京为中心,分东西两路漫游各地,其一是水路,由汴河东下至江淮、吴越。本词点明“断蓬踪迹”“兰棹东游”,可能就是走水路游吴越时写的。接着是描写景物。作者从“三吴风景”缩小到“姑苏台榭”,再聚焦到“夫差旧国”,而衬以“牢落暮霭初收”的背景。牢落,心里空荡荡的,无所寄托,即惆怅、茫然的意思,这是柳永的主观感受了。柳永另有几首姑苏词,如《永遇乐》,作者写道:“吴王旧国,今古江山秀异,人烟繁富”;又如《瑞鹧鸪》,上片云:“吴会风流,人烟好,高下水际山头。瑶台绛阙,依约蓬丘。万井千闾富庶,雄压十三州。触处青蛾画舸,红粉朱楼。”可见北宋时苏州是很繁华的,柳永是很赞赏的。而本词旨在咏史,写的是夫差遗迹,故布置了一个“晚天萧索”“暮霭初收”的背景,并透露出“牢落”的心情。

时至宋代,夫差修建的春宵宫、馆娃馆等早已灰飞烟灭,“香径没、徒有荒丘。繁华处,悄无睹,惟闻麋鹿呦呦”。柳永的描写是真实的,比之有人设想当年情景,虚拟华丽楼台,似乎也更高明。“香径”是以局部代整体,连路也找不到了,何况亭台楼阁,总之踪迹全无;“繁华处”是以概括代细说,昔日繁华之内容、表现怎能一一指明,以“繁华”一言蔽之即可,如今又都无睹无闻,所见唯荒丘、所闻仅鹿鸣而已。词的下片主要写史。作者抓住夫差的特点,着重写他两方面的史实:一是“运筹决战,图王取霸无休”,二是骄奢淫逸的所谓“风流”。春秋时期,作为诸侯国君,夫差运筹决战,图王取霸,似亦无可厚非,问题在于“无休”,不知量力而行,不懂适可而止。更可悲的是,夫差早期尚能发愤图强,打败越国后即骄傲自满起来,贪图享乐,迷恋西施,沉溺声色,在形势、国力乃至自己的精神状态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,夫差仍先北伐齐国,后又会盟黄池(今河南封丘西南),争霸中原,结果被勾践乘虚入侵,最终国破身亡。本词下片,还将夫差与范蠡进行比较。范蠡协助勾践消灭吴国,功成身退,传说他带着西施,一叶扁舟,隐居江湖的云涛烟浪中了。“翻输”二字表明,柳永认为夫差不如范蠡。患难之际,范蠡曾跟随勾践夫妇到吴国做奴仆,他和文种一样,是勾践的心腹股肱大臣,胜利之后,却不慕富贵荣华,甘愿隐姓埋名,从这点看,范蠡确有可取之处。夫差则因荒淫废政、自取败亡而在历史上成为反面典型:“前经旧史,嗟漫载、当日风流。”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!词的结尾,照应开头的“晚天萧索”,照应中间的“暮霭初收”,第三次写“斜阳暮草”,并且这黄昏时刻的苍茫景色,在作者眼里,竟是一片“万古遗愁”。全词的基调显然是暗淡、沉重的。柳永生活在北宋的真宗、仁宗年间,正是赵宋王朝“百年无事”、相对安定富庶的阶段,他是否已透过繁盛看到背后潜伏着的矛盾和危机,而借历史故事发出警告呢?或者,仅仅只是“发思古之幽情”?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,无论作者意图如何,夫差的教训是值得历代后人牢牢记取的,这是“万古遗愁”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摘自刘华民著《倡廉诗文鉴赏》)

CopyRight ©  2013-2023 常熟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        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