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砥廉词选析之二

作者: 时间:2023-12-11 点击数:


(宋)柳永《过涧歇近•淮楚》

淮楚。旷望极,千里火云烧空,尽日西郊无雨。厌行旅。数幅轻帆旋落,舣棹兼葭浦。避畏景,两两舟人夜深语。

此际争可,便恁奔名竞利去。九衢尘里,衣冠冒炎暑。回首江乡,月观风亭,水边石上,幸有散发披襟处。


本词应该是柳永由水路漫游江淮时写的。从题材类型看,这是一首羁旅行役之词,而主旨则在针砭“衣冠冒炎暑”,即讥刺“趋炎附势、势利熏灼、狗苟蝇营之辈”(黄蓼园《蓼园词评》)。

盛夏酷暑,千里淮楚旷望无极,“赤日炎炎似火烧”,又久旱不雨,舟行苦热,使人“厌行旅”,这是写白天。接着写夜晚,泊船江边,天热难寝,舟人夜语,犹言畏日。这样,上片从昼、夜和行、泊两个层次反复描写炎暑行旅之苦,作者用“逆挽”笔法,先极言炎热、干旱,再点明“行旅”,然后点明是舟行,乘船旅行。

作者由自己舟行苦热厌行旅,联想到某些人“此际”正甘于“冒炎暑”。下片便以议论来突接写景叙事,这议论又是反问句式表达的,值此炎热之际,怎么可以那样地为名利奔走呢?“九衢尘里,衣冠冒炎暑”是虚写,是一种艺术概括,通衢大道上,风尘仆仆、趋炎附热的衣冠之徒,正是此际之“奔名竞利”者。我国古代士以上者戴冠,衣冠连称,是指士大夫的服装,因而指代文人士大夫。先发议论,再引出所议论的现象、人物,这又是逆挽。最后几句,第二次联想,由“回首”领起,写自己在家乡疏放不拘、逍遥自在的闲适生活,以此来同争名逐利、狗苟蝇营的奔竞之举作对比,反衬出“衣冠冒炎暑”之可笑可悲,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蔑视。

纵观全词,上片实写,下片虚写。上片先写昼行,再写夜泊;下片先写“衣冠”之徒,再写自己。这样的层次安排,作者之匠心在于:上片写炎热之景,是为铺垫,用来烘托奔名竞利者的趋炎附热、势利熏灼;下片写在江乡散发披襟、赏月乘凉之“幸”,是为对比,反衬奔竞者的可笑可悲。词的主旨,在铺垫、烘托和对比、反衬中得到凸现。黄蓼园评论“此词实令浊热者读之,如冷水浇背矣”,充分肯定了本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效果。

柳永前期确是比较轻视功名利禄的,但他往来于秦楼楚馆、迷恋于浅斟低唱的行为,同样不足取,并且到后期,他也终究摆脱不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,不得已走上追逐功名之路。然而,柳永写于早期的这首讥刺趋炎附势、狗苟蝇营之辈的词,还是值得今天“衣冠者”一读。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,无论严寒还是酷暑,哪怕是洪水或者烈焰,都阻挡不了我们的前进与奋斗;而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欲,不择手段,不顾廉耻,攀“高枝”,傍“大腕”,奔竞追逐,跑官买官,邀功请赏,那就十分可笑可悲了。自古以来,趋炎附势、奔名竞利都是为正直的志士仁人所不齿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摘自刘华民著《倡廉诗文鉴赏》)

CopyRight ©  2013-2023 常熟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        网站管理